机械设计之公差与配合(一)

godict
godict
管理员
969
文章
0
粉丝
机械设计阅读模式

公差与配合 - 国家标准的构成
1. 标准公差系列
公差等级:20级(IT01,IT0,IT1,IT2……IT18),公差等级越大,公差值越大,精度越低,制造越容易。
基本尺寸分段:在?500mm内分为13段。基本尺寸越大,公差值越大。
2. 基本偏差系列
孔的基本偏差:28个,大写字母表示
轴的基本偏差:28个,小写字母表示
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的表示,例H8,K7,h7,s6等。
基本偏差与公差值无关,基本偏差是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
3.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方法
在零件图上标注:f50H7 , f50( ),f50H7( )三种方式等价。
在装配图上标注孔与轴的配合:f50H7/f6 ,
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
由加工设备保证,不需检测。

公差与配合 - 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经济、满足使用要求。
1. 基准制的选用
优先选用基孔制;
与标准件相配时,基准制的选用由标准件而定:与标准孔配合则选基孔制,与标准轴配合则选用基轴制;
同一基本尺寸的孔(轴)与多件轴(孔)配合时,应当选用基孔(轴)制。
2. 公差等级的选用
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较低的公差等级,以降低成本;
当公差等级时,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例:H7/f6,P6/h5等;
当公差等级=IT8 时,孔和轴可以同级配合,也可以孔比轴低一级配合,例:H8/g7,H8/d8等;
当公差等级>IT8 时,孔和轴同级配合;例:H11/c11,D9/h9等。
3.配合种类的选用
装配后有相对运动,应选用间隙配合;
装配后有定位精度要求或需要拆卸,应选用过渡配合,间隙和过盈要小;
装配后要传递载荷的,应选用过盈配合。
选用公差带时,按优先公差带、常用公差带、一般公差带的次序进行选用;
选用配合时,按优先配合、常用配合的次序进行选用。

公差与配合 - 基准制
1.分类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成为基孔制 。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孔的公差带的位置固定,通过变动轴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 国家标准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0,“H”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
(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构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 这种制度在同一基本尺寸的配合中,是将轴的公差带位置固定,通过变动孔的公差带位置,得到各种不同的配合
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 国家标准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0,“h”为基轴制的基本偏差 。
2.选用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限制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基轴制通常仅用于具有明显经济效果的场合和结构设计要求不适合采用基孔制的场合。

公差与配合 - 形状公差
1.定义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形状、位置公差符号
2.类型
(1)直线度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2)平面度
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3)圆度
圆度是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的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4)圆柱度
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圆柱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5)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6)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也就是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曲面加工误差的变动范围。

公差与配合 - 位置公差
1.定义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2.类型
(1)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2)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3)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公差与配合 - 表面粗糙度
1.定义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的大小,2.影响
1)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3)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4)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5)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6)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接触刚度是零件结合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机器的刚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零件之间的接触刚度。
7)影响零件的测量精度。零件被测表面和测量工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尤其是在精密测量时。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镀涂层、导热性和接触电阻、反射能力和辐射性能、液体和气体流动的阻力、导体表面电流的流通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评定依据基准线
(1)取样长度 l 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取样长度应根据零件实际表面的形成情况及纹理特征,选取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特征的那一段长度,量取取样长度时应根据实际表面轮廓的总的走向进行。规定和选择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的影响。
(2)评定长度 评定轮廓所必须的一段长度,它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由于零件表面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不一定很均匀,在一个取样长度上往往不能合理地反映某一表面粗糙度特征,故需在表面上取几个取样长度来评定表面粗糙度,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给定的线,是表面粗糙度二维评定的基准。
4.实际应用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情况有很大影响。一般说来,表面粗糙度数值小,会提高配合质量,减少磨损,延长零件使用寿命,但零件的加工费用会增加。因此,要正确、合理地选用表面粗糙度数值。 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总的原则是:
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
(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
(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
(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 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
(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
(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公众号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公众号已复制
 
godict
  • 本文由 godict 发表于2012年2月29日 20:41:53